我们正在向新域名迁移,3秒后自动跳转
We are migrating to new domain, will redirect in 3 seconds
jackwish.net -----> zhenhuaw.me
软件工具推荐(2022)
最近一年用上了几个新的软件工具,包括 Notion、Enpass、Authy、滴答清单、Workona、MonitorControl 等。感觉还比较顺手,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会尽量把看过的资料链接上,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别找自己合适的工具。
笔记工具:Notion
我早前用过几种笔记软件,包括 OneNote、网易云笔记、为知笔记等,但始终都有些不太顺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逐渐转到了 Notion。
Notion 这两年非常火爆,如果你稍有关注笔记软件,那么你肯定已经知道它了。我参考过老石谈芯的这个视频。好吧我知道有些人不同意 Notion 是个笔记软件,但我就是这么用的 🐶。
对我来说 Notion 最重要的三个特性是:
- 良好的全平台体验。全平台现在太重要了,我在办公室用 Windows(公司标配,不知道下次能不能换成 Mac),日常用 Mac。有的软件声称自己全平台,但实际上存在一个「主要平台」,其他平台的体验都比较差。
- 笔记间的互相引用。Notion 应该还不能算一个支持双向链的软件,但能在不同的文档之间简单的相互引用、快速跳转、避免重复记录,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这种快速引用因为 Notion 是基于「块」(Block)的,这种设计让我们在编辑时有很多好处,具体可以参考相关的介绍资料。
- 可以做简单的任务追踪。这是用 Notion 引以为豪的数据库(Database)功能来追踪一些事情的进度。比如我现在写的这篇文章就可以追踪进度,从想法到草稿直到最后发布。数据库的功能非常强大,有兴趣的话可以深入研究一下。
这里提一下我曾经觉得很重要的一个特性——数据与软件隔离。主要是考虑如果软件因为各种原因挂了(比如倒闭了),数据还在。我有段时间用过网盘 + OneNote 组合,而 Notion 的所有数据都在云端,我们通过网页访问。不过如果数据文件依赖软件读取,那软件挂了数据本身也没什么作业了。倒是也有其他的软件支持网盘同步,笔记功能不是很强。作为笔记软件本身,笔记的功能是最重要的。
Notion 另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基于 Web,客户端也只是浏览器套壳。Web 有很多好处,重要性我会在后面提到。
因为 Notion 的出现,这几年笔记市场竟然又活跃了起来,其他相似的产品可以参考关于 Notion-Like 工具的畅想和反思。双向链笔记也是一个大类,相关的介绍可以参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双向链接,它适合你吗?。
密码管理工具:Enpass
我曾经对密码管理软件嗤之以鼻,因为我精心设计了一套密码分级规则——根据不同的网站类型用不同强度的密码。完美规避了密码都存在一个地方的风险。
但不同的网站规则不同,有时候得试很多次才能成功登录。年初的时候决定用密码管理软件来解放大脑的负担。这样所有网站的密码强度都可以得到提升,也不用费神分辨不同网站使用什么强度的密码。
最后选择 Enpass 主要是基于这几个因素:
- 数据和软件分离。是的,我在笔记抛弃的考虑点在密码管理上坚持住了。因为密码管理这个事情还是比较敏感的,最好还是别流失(君不见最近 LastPass 又发生安全问题了)。
- 买断制。我本身对订阅还是有些抵触的,买断了即使供应商倒闭了,只要 App 没下架就还能用。
Enpass 最大的缺点是图标太丑了(所以这里就不放图了),不知道为什么不找个好点的设计师。理论上,如果家庭多人使用只需要买一份就可以了——每个人都授权自己的同步盘。(虽然可能每家最多也就一个人要弄这些东西。)
其他的相关软件可以参考有什么值得推荐的密码管理软件?
多因素认证工具:Authy
实际上用 Authy 要比 Enpass 早很多。因为实际上密码(token)强度没那么重要,不是非得搞个人类很难辨认的字符串,重要的是验证密码的手段。
密码分级系统中密码泄露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个时候多因素认证就很重要了。如果说密码强度是锁的复杂度,配钥匙或者多花点时间就能破解。那多因素认证就是把锁放在不同的地方,而且钥匙还是一次性的。
多因素认证工具有很多,功能也非常雷同,但我的要求就一个——得能自动同步。考虑到密码管理中要求数据软件分离,这个要求就很奇怪。其实是这样,账户的密码一般不会变化,泄露了就会一直处于泄露状态。而多因素授权都是一次性的,当次的验证码不太可能泄露(不考虑种子泄露的情况)。
同步很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如果验证设备丢了(一般就是手机丢了),那接下来访问账户会很麻烦。对于准备了两个设备的人也非常不友好。当然,不同步的安全性肯定稍微搞一些,但也没高多少——谁也没法保证授权设备不被破解。当然,如果我想好了怎么保存 Recovery code,说不定会改变看法换成其他的软件。
目前大多数密码管理软件都支持多因素授权,可以方便地实现一键登录。但还是那句话「重要的是验证密码的手段」,分开两个软件管理相比一个安全性可以得到质的提升。
不过如果你觉得麻烦的话,和密码用同一个工具就好。这里介绍了几个相关的软件5款好用的2FA两步验证工具推荐。
任务管理工具:滴答清单
说是任务管理,实际上我是当做「提醒事项」用的,主要是追踪一些零散的日常事务,比如还信用卡、买东西等。用脑子记太多零散的「过X天要做什么」这样的事情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是容易忘记,另一方面是一直记在心里负担也重。
之前这些事情都是用手机上的「提醒事项」记录。但它的功能还是比较弱了,也没「番茄时钟」。而且 Windows 上用不了,偶尔要追踪下工作上的事情时比较麻烦。兜兜转转试过很多种,最后还是用了滴答清单。
滴答清单有两个重要的特性:
- 功能比较齐全。基础的追踪、清单任务、自然语言识别自动设置提醒时间、番茄时钟、甚至是四象限都有。农历功能也比较好用,我甚至把纪念日提醒从 Google 日历迁移到滴答清单了(之前农历生日还非得用 GoogleLunarCalendar 转一下)。
- 良好的全平台支持。任务管理应用的全平台支持一般不强,有的甚至就只有手机。滴答清单不光做到了全平台,而且还不是用的 Electron 那套方案。更强大的是,滴答清单的浏览器体验和客户端没有分别。
滴答清单还可以自动从「提醒事项」导入,这样可以保留日常的「Hi Siri,明天下午提醒我买票」工作流不被打断。值得注意的是,滴答清单有国内版和海外版两个版本,有一些和其他应用联动的功能不一样。这两个版本使用的是同一个应用程序,在第一次登录的时候可以直接切换。
工作空间管理工具:Workona
这个工具主要是工作中用的,解决的是脱离掌控的浏览器标签问题。现代的工作流很多内容都是基于 Web 的,比如文档(Google docs 或 Confluence)、任务和错误追踪(JIRA)等。如果一段时间内要跟进多个项目,那你浏览器的标签页可能就要爆炸了。
Workona 是一个浏览器拓展,用它可以把不同主题的内容组织成独立的「工作空间」,方便切换。
Workona 本质上是个浏览器标签页管理。有时候我们可以用「标签群组」(Tab Group)再结合标签页同步拓展在多个设备之间管理不同主题的标签页。但标签群组用起来还是有些成本,而且也没有好用的标签页同步拓展。
Workona 里的 Resource 概念也取代了书签的功能,重要的是可以把不同的常用功能根据不同的主题放到不同的工作空间里。当然,不是那么常用的书签还是要保留的。
Mac 外接显示器控制工具:MonitorControl
虽然外接显示器很好,但亮度控制真的是个大麻烦——需要按屏幕按钮。不知道为什么,大多显示器的亮度都是一百档可调,这意味着一般想调亮度的时候一次就得调十档。如果你用多个显示器,那简直就是灾难。
在看到 MonitorControl 之前,我还真不知道显示器可以通过 DisplayPort 接口信号控制的。既然能通过电脑控制,那问题就好办了,调节起来按键盘就可以,档位也可以灵活选择。进一步还可以多显示器同步调节,根据环境光调节等等。
感受
近一年换上这些新的工具最大的感受是如果有好用的工具就要换。新的工具确实会减轻大脑的负担,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提高效率之后你才有更多的时间去刷喜欢的「红橙蓝绿粉App」(分别指小红书、淘宝、知乎、微信、哔哩哔哩)。
挑选工具时一般考虑使用最广泛的前三名就够了。其中的道理无非是——市场已经替你筛选过了。这一点在 Notion 和滴答清单上最为明显,我花了一些时间试用了其他几种小众应用后发现还是有硬伤。当然,如果你喜欢折腾那就随意。
再者浏览器支持非常重要。现在我们的工作流中除了写代码,其他大多是在浏览器上完成的,包括在线会议。而实际上 VSCode 这种也很容易转移到浏览器中——毕竟 GitHub Codespaces 就可以直接浏览器工作,现在只差一个命令行启动 VSCode 来做这件事。正应了那句话「Any application that can be written in JavaScript, will eventually be written in JavaScript.」。
很多年前看到业界要把各种应用都搬到网页上搞云计算,我还是嗤之以鼻的。当时的观念局限于技术层面,比如认为网页的性能太低、云计算就是个集群。而实际上重要的最终呈现的业务是什么效果。现在这种全放在云上,直接用网页做界面确实效果很好,而且不同应用之间的协作也更方便了。比如网页应用之间可以直接用 URL 跳转切换、也不需要关注应用「升级」的问题。我想这也是为什么 Google 等互联网公司可以用上 Trunk-based Development 的重要原因吧。前台应用和后台支撑螺旋上升式发展,这才是真正的新时代。
人啊,还是要不断学习新技术,不能一味停留在旧时光中做老古董。